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四十八章 集思广益(第1页)

章节目录保存书签

而且,我们村里也会积极配合宣传,吸引更多学生来参加研学旅行,保证一定的客流量。”

经过多次协商,终于有一家交通公司愿意与大河村尝试合作,开通了一条临时的研学旅行专线。

童伟华得知这个消息后,十分高兴。

“太好了,交通问题终于有了一些进展!”

在改善交通的同时,童伟华也没有忘记完善村里的配套设施。

他向上级部门申请资金,在村里建设了一个小型的研学旅行服务中心,提供休息、咨询、购物等一站式服务。

“这个服务中心能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更多便利,提升大家的体验。”童伟华对参与建设的村民说道。

随着交通和配套设施的逐步改善,童伟华再次联系那些之前考察过的教育机构和学校,邀请他们重新评估合作的可能性。

“我们村在交通和配套设施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,希望您能再考虑一下和我们合作开展研学旅行项目。”童伟华诚恳地说道。

这次,一些教育机构和学校的态度有了明显转变。

“看到你们的努力和改变,我们愿意再深入了解一下。”一位学校负责人说道。

童伟华抓住这个机会,详细介绍了村里研学项目的最新进展和优势。

在童伟华的努力下,终于有几家教育机构和学校决定与大河村达成初步合作意向。

“太感谢您的支持了!我们一定会把研学项目做好,让孩子们有一个难忘的经历。”童伟华激动地说道。

然而,就在童伟华为这些合作意向感到欣喜时,新的问题又出现了。

由于合作的教育机构和学校来自不同地区,对研学课程的要求和标准也各不相同,这给村里的课程安排带来了很大的挑战。

“领导,这些学校对课程的要求差异太大了,我们很难满足所有的要求啊。”负责课程安排的老师有些为难地说道。

童伟华思考片刻后说:“我们不能因为困难就放弃,要根据不同学校的需求,对课程进行个性化定制。

但也要保证我们的特色课程不被冲淡,在满足他们要求的同时,让他们也能体验到我们村的独特之处。”

童伟华组织老师们对课程进行调整和优化,针对不同学校的特点和需求,设计了多样化的课程套餐。

“这所学校注重传统文化教育,我们可以在课程中增加更多民俗文化体验的内容;那所学校对科学探索更感兴趣,我们就突出科学实验课程。”童伟华和老师们一起讨论着。

在调整课程的过程中,童伟华也鼓励老师们发挥创意,设计一些独特的课程。

“大家不要局限于现有的课程模式,大胆创新,打造出更具吸引力的课程。”童伟华说道。

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,课程调整工作基本完成。

童伟华带着新的课程方案再次与合作方沟通。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