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师传篇第二十九一(第6页)

章节目录保存书签

黄帝点头如捣蒜,说:“对对对,这个太重要了,不然我这医术再高明,一看就是个粗鲁汉子,谁还敢让我看病啊!”

“最后啊,就是咱们的重头戏,‘临病人问所便’。

这个嘛,就是你得问问病人自己喜欢怎么治疗,或者有没有什么特别的习惯。

比如,有的人就喜欢喝苦药汤,觉得那样才有效;有的人呢,一闻到药味就吐,那你就得想办法换个方式给药。

还有啊,有的人喜欢针灸,觉得针一扎上去,病就好了一半;有的人呢,一看见针就晕,那你就得用其他方法了。

所以啊,你得先问问病人,这样才能找到最适合他的治疗方案!”

黄帝听完,连声称赞:“岐伯啊,你这‘四问’法则,简直就是看病前的‘武林秘籍’啊!

有了这个,我这看病的技术,肯定能更上一层楼!”

岐伯一听,也笑得合不拢嘴,说:“哈哈,黄帝啊,你这夸奖我可不敢当。

不过啊,这‘四问’确实是我多年行医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。

你要是真的能运用到实践中去,那看病的效果,绝对会事半功倍!”

说到这里,黄帝和岐伯相视一笑,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无数病人在他们的治疗下康复出院的美好画面。

当然了,这“四问”

法则虽然听起来简单,但实际操作起来,那可是一门大学问。

你得学会观察、倾听、思考,还得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。

毕竟,每个人的身体状况、心理状态、生活习惯都不一样,你得像侦探一样,一点点地搜集线索,然后才能找到最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案。

而且啊,这“

四问”

法则不仅仅适用于看病,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,也同样适用。

比如,你去一个新环境工作,得先了解了解公司的文化和规矩;你去一个新朋友家做客,得先问问人家有没有什么忌讳的话题;你和一个新客户谈生意,得先了解了解人家的需求和喜好。

这样,你才能更好地融入环境,更好地与人相处,更好地达成目标。

最后,咱们再来总结一下这“四问”

法则:入国问俗,就是得先了解环境;入家问讳,就是得尊重他人的隐私和忌讳;上堂问礼,就是得讲文明懂礼貌;临病人问所便,就是得尊重病人的意愿和习惯。

这四点,不仅适用于看病,更适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
希望大家都能牢记在心,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!

黄帝和岐伯,俩人坐在宫殿里,泡上一壶好茶,准备聊聊医学上的那些事儿。

黄帝清了清嗓子,开口问道:“岐伯啊,你说说看,那些总是觉得排便不畅,肚子不舒服的病人,咱们中医该怎么看待呢?”

岐伯一听,心里暗笑,这黄帝陛下还真是接地气,连便秘这种小事儿都关心上了。

不过,岐伯可是专业人士,他一本正经地回答道:“陛下啊,这事儿说起来简单,其实里面的门道可不少呢。

中医上讲,如果一个人体内中焦有热,热气熏蒸,消耗津液,导致身体消瘦、口干舌燥,咱们就说他‘中热消瘅’。

,w¨k~x¨_w,c~¨这种情况啊,往往会引起肠道干燥,排便就变得困难了,咱们可以说他‘便寒’,当然了,这里的‘寒’可不是说天气冷,而是指肠道环境干燥,粪便难以顺畅排出。”

黄帝一听,眉头微皱:“哦?原来如此,那照你这么说,这便秘问题,岂不是跟咱们平时吃的喝的都有关系?”

岐伯点头如捣蒜:“陛下英明!

中医讲究的是天人合一,人体内的阴阳平衡,跟外界环境、饮食习惯息息相关。

你看那些经常吃辛辣、油炸食物的人,或者喝水少、蔬菜水果吃得不够的,是不是更容易便秘?这就是因为他们体内的热气太重,津液被消耗得太多了。”

黄帝听了,若有所思:“这么说来,要解决便秘问题,岂不是得先从饮食上下功夫?”

岐伯微微一笑,竖起了大拇指:“陛下真是举一反三啊!

没错,要想肠道通畅,饮食调节是关键。

章节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