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章 默契同心称呼始独立事业回购终(第4页)
“那为什么需要个人和公司分别签署两个合同呢?”
小娜不解地问。
“这涉及到我们国家的法律,主要是民法典中的合同部分和公司法。比如,你和一个公司签订合同,对方欠你100万但不还,你可以起诉他。但如果他按照公司法申请破产,你就变成了债权人。当你急忙去法院起诉才知道,这家公司还有一百个债权人,而你只是其中之一。这家公司外面看起来很风光,但清算后可能只剩下一点点钱分给所有的债权人。这样,你即使打赢了官司也拿不到多少钱。”
听到这里,小娜想起了自己在疫情最后一年考入研究生时,曾在老师的公司接触过许多客户,那一年倒闭的客户特别多,而能追讨回来的钱少之又少,想到这里,她心有余悸,急切地问道,“不琼姐,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?”
“这就需要签订第二份合同了。”
赵不琼解释道,“除了跟公司签订合同外,还需要跟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签订一份个人合同。这份合同的内容基本上和与公司签订的合同一样,但有一点关键的不同:要约定这个合同的生效条件以及边界。也就是说,如果公司不能履行合同,那么无条件由对方个人来履行。”
“那生效条件和边界具体是指什么呢?”
小娜追问。
“我给你举个例子吧,假设你在公司任职期间,有不少发明专利或者专利设计。这些专利虽是在工作中诞生的,但按照常规,其知识产权是归公司所有的。不过,你可以和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达成一项特别约定:一旦公司遭遇倒闭、转让、出售,或者实控人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,这些原本属于公司的知识产权,将以某个约定的价格转归你所有。若对方不愿转让,则需向你支付一定金额作为补偿;或者,你也可以选择以某个约定价格,收购这家公司的控股权。”
小刚闻言,心中顿时一动,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喜色,他忍不住插话道:“如果公司里还有其他股东,而他们对此表示反对,那这样的知识产权转让会不会因此而无效呢?”
“嗯,如果董事会和股东会经过表决最终决定否决这项转让,那么按照公司法的规定,确实可以阻止这次转让。但别忘了,我们还有另一份受民法典保护的合同。如果那份合同中明确规定了,在被公司董事会或股东会否决的情况下,合同即刻生效,那么你就可以依据这份合同,着手收购那家公司的控股权,或者向实控人个人索赔。一旦你掌握了控股权,那么是否转让知识产权也就变得不那么重要了,对吧?”
小刚和小娜,虽然只是艺术生,但能够考上研究生,也足以证明他们的头脑灵活了。他们听完赵不琼的解释,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幅幅精彩的画面,尤其是作为艺术专业的高材生,他们的联想更是丰富至极。两人相视而笑,面容上的表情变化透露出他们内心的默契。他们轻声地称呼对方“师兄”、“师姐”,然后默默地点了点头,仿佛在心底放下了一块大石头,感到无比的轻松和喜悦。
小娜又想到了三方签约的事儿,有些疑惑地问:“不琼姐,担保方是不是就是乙方没法履行合同的时候,他们得赔钱呀?真的会有人愿意当这样的担保吗?”
“担保啊,形式多得很,不一定非得赔钱。比如,担保方可以在法律、财务这些方面帮帮受损的一方,这也是一种担保方式。至于有没有人愿意做担保嘛,”赵不琼笑着指了指旁边的李一杲,“喏,这不就是现成的担保人吗?”
李一杲看着小娜和小刚一脸惊讶的样子,觉得挺有意思的,就笑着说:“其实啊,所有的合作说到底都是利益的分配问题。只要担保方也能从中得到好处,那他们不仅愿意提供担保,说不定还会亲自上阵来维护这份合作呢。”
说完,他喝了口龙井茶,看着两人,语重深长的接着说:“你们的设计实力和创新思维都很棒,但我们也有我们的独特价值,比如我们的‘烂片时代’APP的平台资源,我们可以互相授权知识产权。我们给你们提供资源和引流,你们也可以把手办、服饰设计的知识产权授权给我们。另外,我们还可以做你们产品的专项代理。这样一来,我们之间就形成了紧密的利益共同体。如果有人侵犯你们的权益,那就是侵犯了我们的利益。所以,我们不仅愿意做你们的担保人,必要的时候还会站出来保护你们的权益。”
小娜一听,眼睛立刻亮了起来。她以前从来没想过创业会涉及这么多复杂的问题。光是起草一份合同就让她头疼不已,更别说其中还涉及各种复杂的关系了。赵不琼似乎看出了她的担忧,就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,安慰她说:“别担心,这些合同策略已经很成熟了。你们只需要告诉我们你们的具体需求,剩下的就交给我们来处理吧。”
说到具体操作层面,要讨论的事情就太多了。小娜拿出了笔记本电脑,加了赵不琼的微信,两人开始现场办公,讨论和修改合同。赵不琼对这些问题显然比小娜熟练得多,她先做了一份创业问题清单,然后发给小娜,“这些问题你先不着急,将来可能都会遇到,有空的时候看看,思考一下,随时可以跟我联系,我们先弄合同的核心条款吧。”
小娜和小刚在电脑上看到赵不琼列出的创业问题清单文档,竟然有十几页那么长,心里不免有些发怵。李一杲见状就安慰他们说:“不怕有问题,就怕不知道有问题。有问题咱们就解决嘛!这好像还有个什么‘知道不知道’的说法?”
小刚连连点头,深有体会地说:“确实如此,你说的是不是‘知道自己不知道’四层次?”
小娜接话道:“对,不知道自己不知道、知道自己不知道、知道自己知道、不知道自己知道,叫做科特德西认知四层次。”
“哇哦,你们这么快就找到默契了啊。”
李一杲又开始了他的夸张表演,瞪大眼珠子,看着两人,唧唧赞叹道,“我老师也有个说法,他说不管懂不懂,都要首先认为自己不懂。然后‘听人发问三千问、看人吵架三千回’,基本上就可以开口说自己略知一二了。”
小刚好奇地问道:“‘听人发问三千问、看人吵架三千回’?这是什么意思呢?真的有那么多人提问题,有那么多人吵架吗?”
李一杲神秘兮兮地说:“这事儿啊,挺逗的。我老师有次早上跟人打招呼,‘嘿,今天天气真不错!’说完就卡壳了,不知道接下来该说啥。晚上回家他就琢磨,为啥会说天气好呢?然后他就拼命回想别人是怎么打招呼的,还一条条记下来。又上网搜,看小说里人物见面都咋打招呼。你猜怎么着?最后他整理出了一千多种打招呼的方式!接着,他精挑细选了十八种最适合自己的,还取了个名儿,叫‘打招呼祥龙十八掌’,注意啊,是吉祥的祥龙,不是投降的降龙。意思就是,见到人时选对了打招呼的方式,接下来的交流就能像天降吉祥一样顺利。唉,这方法挺好的,可惜我就是学不会。”
他停了停,喝了口龙井茶,装出一副深沉的样子接着说:“至于那个‘看人吵架三千回’嘛,也差不多。要是有人跟他说个啥观点,他头一件事不是想这个观点对不对,而是去找有没有人反对这个观点。等把所有反对的意见都找遍了,看遍了,再也找不出新的反驳了,他就想象两拨人吵得不可开交,直到双方都没话说了。然后,他就把两边的吵架金句都整理出来,整理完之后呢…”
“咋样了?”
小刚好奇地问。
“全忘了!唉,这个我也做不到。”
李一杲一脸羡慕又带点嫉妒地说,连连叹气。
“哦,好有道理啊!这是不是就是‘不知道自己知道’?”
小刚若有所思地问道。
“差不多吧。你问他什么问题,他都说自己不知道。但是只要你一跟他聊这个问题,那真是一套套的。”
李一杲回答道。
“引经据典?”
小刚问道。
“引个屁啊!我问他是哪本书上说的,他总说不知道,是忽然想到的。我估计他是真的不记得。可能所有经典都给他弄没了,成了他自己的东西。有时候明明我们都知道是谁的名言,他都不记得的。”
李一杲无奈地说道,“小刚,其实你们做服装设计的,每天都搞那么多出来,有没有想过,忘记,才是最好的创作源泉?”
“忘记?”
小刚恍然大悟,原来李一杲绕了这么大个圈子,最后还是在说自己。他细细回想,自己做的很多服装设计灵感,确实大多来源于游戏。通常是他先做出泥塑手办,然后陈莉娜再根据这些手办进行服装设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