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1回 制度如网巧织就人心似水漫周旋(第1页)
滴水岩的制度框架出自张金枇之手,这套设计精妙得如同在刀尖上绣花。资本方指望它当捆仙绳,员工盼着它变救命稻草。要在这般南辕北辙的诉求间找平衡,原本比让菩萨和财神爷拜把子还难。可张金枇硬是用嵌套式设计,在这死局里辟出一条活路,把制度织成张天罗地网:网眼大得能漏过人情世故,网绳却细得能勒住每一分利益。
当年她给李一杲拆解“外婆N次诈尸术”时,白板笔在玻璃隔断上划出逻辑图:
“草根的智慧就像野草——”
“石头缝里能扎根,柏油路上也冒芽。”
“他们的道理不讲究真假,只论管不管用。”
茶雾氤氲中,她翻腕亮出手机——屏保竟是阿娟朋友圈的九宫格:三亚沙滩上的“奠”字沙雕旁,老太太正对着镜头比耶。
“看明白没?”
她两指放大照片角落的行李箱,“这奔丧还带着28寸的日默瓦!”
“在他们的逻辑体系里——”
“第一次叫尽孝,第二次算守灵,第三次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!”
“你每质疑一回,他们就给这理由镀一层金身!”
张金枇指尖一弹,茶盏发出清越的颤音,“所以——”
她忽然俯身向前,在李一杲耳边吐出三缕带着龙井香的气息:
“聪明的老板。。。”
“要像庙里解签的和尚。。。”
“明知香客在编故事,也得装糊涂。。。”
李一杲这个理工直男,到底学不来张金枇那套玄学。道理他听懂了,操作步骤也记下了,可要他配合演出?那简直像强迫他给满是bug的代码写通过证明——每一个细胞都在尖叫着抗议。
“既然讲不通道理,”他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,镜片反着执拗的冷光,“那我不讲总行了吧?”
这一刻的他,活像只竖起尾巴宣布休战的炸毛猫。
张金枇望着李一杲那副模样——嘴上应得恭敬,眉梢眼角却绷着股倔劲儿,就知道方才那番道理算是白讲了。她太了解这位大师兄:这人骨子里刻着程序员的执拗,把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”当成了人生信条,活像个行走的道德算法。
“罢了。”
她轻叹一声,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茶杯边缘,“既然说服不了你。。。”眼底却闪过一丝精光,“那就让制度来说话。”
这便是张金枇加入滴水岩时的盘算。她设计的制度框架,表面上看:
员工见到的是弹性福利;
李一杲看到的是公平规则;
投资人瞧见的是管控机制。
而藏在代码注释般细小条款里的,才是她真正的算计——就像在游戏里埋彩蛋,等着有心人层层解锁。
赵不琼的目光追随着张金枇的背影,直到那身影消失在办公室转角。她忽然想起那份游戏化组织架构2。0方案——张金枇几乎改动了每一处细节,却唯独对“虚化血湖”的玩法未动分毫。
“大师兄,”她拽着李一杲的胳膊按在笔记本前,指尖点在“血湖”条款上,“你说大师姐为何独独保留这段,一点都不修改?”
“大师妹兴许觉得林湉湉这个设计,对公司有好处吧?”
李一杲想当然地道。
“大师兄。。。”赵不琼拖长了音。
李一杲表情一滞——这声“大师兄”的称呼重音,分明是赵不琼切换到了“论道模式”。他指尖滚着鼠标滑轮,将“虚血湖”条款逐字啃噬,眉头时而紧锁时而舒展,活像在debug一段晦涩的源码。
忽然,他脊背如青松般挺直,镜片掠过一道寒光:
“师妹——”声音陡然沉了八度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