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六回 圈层定制论新趋直播网红谈兴衰(第1页)
在无问七子团队里头,陈广熙一直以沉默寡言著称,跟其他师兄弟的联系也是少之又少,除非开会,否则很少主动找赵不琼。但今儿个,陈广熙却破天荒地给赵不琼发了信息,关心起她和孩子的近况,还问了问公司最近的事儿。李一杲一回家,赵不琼就跟他提起了这事儿,李一杲一听,心里头就明白了七八分,估摸着是小师弟王禹翔先跟陈广熙透了底儿。于是,李一杲立马给陈广熙发了条信息,问他晚上吃完饭有没有空,开个视频聊聊。
陈广熙回复得挺快,约好了晚上八点视频通话。
一家子吃完饭,李一杲的父母抱着孩子下楼遛弯去了。李一杲和赵不琼便凑一块儿,又把仙人力士的方案细细地过了一遍。赵不琼虽然之前跟张金枇讨论过,但再听李一杲这么一讲,心里头还是激动得不行。她还跟李一杲分享了自己和张金枇讨论的结果,打算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分析,实现“不推销的推销”这一招儿,连具体的实施步骤都想好了。
说起来,华夏文明对“国家”这个概念的理解,跟西方那可是大相径庭。咱们这“国家”的概念,那是从周朝分封天下开始的,七十一个诸侯国,国就是大家族的国,这才有了国家的雏形。数千年下来,华夏儿女追根溯源,同族同宗,国家这个概念,早就成了血脉相连的纽带。
也正因为这样,华夏商业一直以来对“品牌”都不太感冒。在咱们的传统观念里,商业就是人与人的关系,是人与人的信任,而不是对一个商标的信任。直到西方商业文明冲进来,把咱们的传统观念冲得七零八落,咱们才开始接受“品牌”这玩意儿,注重打造品牌。可这样一来,商业中人与人的信任度就大打折扣了。一个人要骗另一个人或许不难,但要同时骗所有人,那可就难了。可品牌不一样啊,它能!
于是,吹嘘品牌、夸张宣传的事儿就层出不穷了。万一哪天品牌信誉崩塌了,换个牌子继续搞就是了。老板们只要能挣钱,办法多的是。直到终于有个品牌成了赚钱利器,他们才会正儿八经地注重品牌信誉。这时候,品牌才算是回归了人与人的关系,成了一个拟人化的符号。
这样一来,小品牌想要获得商誉可就难了,最后往往是赢家通吃。对资本来说,这自然是好事儿,可对草根创业者来说,那可就难上加难了。
滴水岩公司的品牌策略,其实就是回归华夏传统的一种模式。真我余影、渣渣人生-要有光,这些都不算是品牌。加盟商的门店才是品牌,但那都是人家自己的,滴水岩公司并没有自己的真正品牌。那它靠啥立足呢?靠的就是我帮你、你帮我,这种最原始的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帮助、互相成就的关系。这也是李一杲最底层的价值观——人没了、信任没了,那就等于啥都没有了。人,才是品牌。他李一杲是品牌,每个员工,不管是正式员工还是双非员工,都是品牌。他在,品牌在;他堕落了,品牌也就没了。就这么简单。
所以,李一杲在设计仙人力士的时候,无论如何希望它能赚大钱,都会先从它能不能给玩家、消费者、加盟商提供有温度的人工智能这个角度去考虑。这个心结不解开,他是吃不好睡不香的。而最了解他的,莫过于赵不琼了。所以,赵不琼给他支的“不推销的推销”这一招儿,简直就是解开心结的良药啊。
两人聊着聊着,时间就像长了翅膀似的,一眨眼就到了八点。他们决定给陈广熙拨通视频电话,分享分享近况。
屏幕亮起,陈广熙那熟悉的脸庞立刻跃入眼帘,他笑眯眯地扫视了一圈屏幕前的李一杲和赵不琼,开口便道:“嘿,大师兄,四师妹,晚上好!小师弟已经把事情大概跟我说了,具体怎么操作,你们拿主意就行。我呢,就给你们带点商品市场上的新鲜事儿,权当是个参考。”
赵不琼生完孩子快三个月了,身子骨已经恢复得七七八八。她看着陈广熙那略显发福的身形,脸上绽放出温暖的笑容,“三师兄,好久不见啊!你这是不是偷偷背着我们享福去了?怎么看起来圆润了不少?五一快到了,有没有啥计划,出去放松放松?”
陈广熙摆摆手,一脸无奈地说:“哎,别提了,最近忙得跟陀螺似的,转个不停。不过,说到享福,我给你们寄的酥饼,尝出啥不一样没?”
赵不琼眼睛一亮,兴奋地说:“说起来,那酥饼确实比以前甜了那么一点点,口感也更棒了!”
她感激地说,“谢谢三师兄,每个月都不忘给我们寄这么多好吃的。你给师父寄东西不收钱,到我们这儿你也坚持不收,真是让人心里过意不去。”
屏幕那端,陈广熙的笑声爽朗而亲切,“哈哈哈,咱们都是一家人,计较那么多干啥?再说,我也是公司的股东之一,麒麟尊者嘛,给你们寄点酥饼,那也是我的分内之事。你们的反馈对我来说可是无价之宝,让我知道哪儿需要改进,咱们这叫双赢!好了,言归正传,说说最近的商品市场变化吧,这事儿跟咱们讨论的主题还挺契合的。现在啊,整个市场已经开始往圈层定制化和超级私域化的方向狂奔了。”
“圈层定制化和超级私域化?”
赵不琼和李一杲对视一眼,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,仿佛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,对这个前沿概念充满了探索的热情。
陈广熙轻轻清了清嗓子,深吸一口气,仿佛要将这个既复杂又迷人的概念细细道来:“来,咱们先聊聊圈层定制化。简单来说,圈层定制化就是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的独特需求、喜好以及生活方式,为他们量身打造个性化产品、服务、体验,甚至是整个商业生态闭环的一种创新模式。在我们大话真平台上,虽然已经有了一些这样的尝试,但在产品精细化方面,咱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说到圈层定制化的先锋,餐饮业绝对是当仁不让。从精选食材到创新口味,从文化主题到餐桌艺术,从灯光氛围到场景布置,高端、轻奢、小资、大众…各个层次应有尽有,未来还会更加细分,引领圈层定制化的潮流。”
陈广熙边说边举了几个生动的例子,甚至把陈莉娜将游戏与手办服装巧妙融合的做法也纳入其中,证明了圈层定制化的边界之广。讲完了实例,他在身后的白板上勾勒出一幅三维坐标图,随后用手机摄像头对准,让屏幕另一端的李一杲和赵不琼看得更加清晰。“看,这就是圈层定制化的难易程度的三维坐标图。纵轴是‘快消品到耐用品’,横轴是‘价格’,从低到高一目了然。而深轴,我称之为‘决策轴’,从感性决策到理性决策。”
李一杲心中一动,从陈广熙的话语中揣测,他似乎也已经踏上了修炼因果道的路途,甚至可能已经筑基,说不准这是最近的事情,所以,小师弟才会让自己跟他联系?这么一来,小师弟春节期间去老师家里看到剩下三本秘籍的事,恐怕现在秘籍只剩下两本了?
其实,李一杲自己在因果道上筑基之后,并无独享之念,而是希望无问七子的其他成员也能尽快踏上修炼之路。他心里自有一番盘算,首要考虑的自然是他的妻子赵不琼,随后是王禹翔、陆静、张金枇、蔡紫华,最后才是陈广熙。这亲疏远近之分,李一杲与常人无异。他深知法不轻传的道理,传道之事非同小可,未经无问僧允许,他绝不敢轻易外传。现在看来,无问僧的原则依旧未变,非得徒弟主动提出,否则他绝不会主动传道。显然,小师弟和陈广熙都是自己去找老师请求传道的。这样一来,李一杲心中反倒松了一口气,没有了独享的愧疚感。当然,这也激起了他的好胜心,无论如何,他都要成为无问七子中因果道修炼最深的那一个。
想到这里,李一杲不禁打趣道:“三师弟,你这是把三维因果玩得溜溜转了啊!”
陈广熙瞥了李一杲一眼,意味深长地回应:“这不是咱们无问七子的基本功嘛!四师妹,你有什么疑惑尽管问。”
赵不琼略一沉吟,抛出了一个疑问:“三师兄,看你的坐标图,似乎价格低、冲动购买多、消耗快的商品更容易细分化,但像纸巾这样的低值易耗品,超市里经常促销,大家冲动购买,可为什么纸巾从普通人到超级富豪,用的都是差不多的款式呢?”
陈广熙赞许地点点头:“四师妹问得好!纸巾属于低值易耗品中的理性消费类别,你看,它在决策轴上靠后,说明人们在购买时,更多是基于理性考虑。冲动购买并不等同于感性决策,日常用品很多时候是理性选择的结果。”
赵不琼恍然大悟:“哦,我懂了!酥饼好不好吃因人而异,是感性的;而纸巾的好坏,大家的标准都差不多,所以是理性的。多谢三师兄指点迷津!”
李一杲思考问题向来喜欢追根究底,层层剖析。略一思索,他也抛出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:“三师弟啊,你说这圈层定制越做越细分、分类越做越多,每个小类别的市场不就越来越狭窄了吗?成本岂不是直线上升?这对工厂追求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,可不是什么好事儿吧?”
陈广熙一听这话,嘴角不自觉地上扬,眼神里闪烁着几分戏谑:“大师兄,你这是不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呢?这事儿你不是比我还门儿清吗?去年我那工厂智能化改造,全靠你鼎力相助啊。你这个问题,怕不是故意逗四师妹的吧?”
说到这儿,他话锋一转,语气变得认真起来,“不过话说回来,以前确实是这样,细分太多会增加成本,因为要保证每批次产品的统一,一个批次的量自然不能少。但现在有了智能生产技术,情况就大不一样了。你看,我给你们家、公司还有老师寄的酥饼,外表看起来一样,但实际上给老师的酥饼是淡甜的,公司的适中,你家的我还根据四师妹孕期的口味变化,稍微调甜了一点,大家都说特别适合自己的口感,都说好吃。其实就是甜度那点微妙的不同。而我调整甜度,不过是动动手指改改程序参数,成本?一点没变!甚至,我现在能让每个酥饼的甜度都独一无二,成本还是一样。这都多亏了大师兄的人工智能改造,真是太感谢了!”